“小中心”托起“大治理” 新疆全面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发布时间: 2025-09-24 16:43:03  作者:吴亦有

编者按: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成立70周年。七十载风雨兼程,平安和谐已经成为天山南北最动人的底色。

从“小中心”托起“大治理”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到“冬不拉调解室”“银龄工作室”的温情创新;从智慧平台让“数据多跑路”,到“三调一体”机制破解疑难纠纷,每一项工作都指向一个核心——以治理精度对接民生需求,用服务温度凝聚民心力量。

这些扎根基层的探索,既有法治化“路线图”的刚性支撑,也有“大碗茶馆”“心灵驿站”的柔性关怀;既彰显了科技赋能的治理效能,更见证了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透过这些篇章,我们看见的不仅是制度创新的活力,更是新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足迹。

作者|□吴亦有

责编|郭新磊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成立70周年。七十载砥砺前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全面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放眼今日的天山南北,一幅团结和谐、安定有序、人民幸福的锦绣画卷,已经磅礴展开。

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前沿阵地”

上午10点半,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已经热闹起来,群众陆续前来,在大厅有序排队等候。“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窗口前,一位男士身体微微前倾,正专注地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这一幕,如今已成为新疆全面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后的寻常场景。

兴疆稳疆,重在基层。近年来,新疆推动政法力量下沉,持续深化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把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一站式”解决群众矛盾诉求新平台,不断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为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筑牢坚实根基。

2025年4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召开。此次会议强调,要聚焦“最多跑一地”目标,统筹诉求纠纷解决资源,安排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法律监督机构、调解组织等力量以常驻、轮驻等方式开展工作,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这一部署在各地迅速落地见效。随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新疆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成效显著的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让综治服务更贴民心、更具实效。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综治中心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大核心职能科学分区,设置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公证办理等19个服务窗口和23个功能室,推动信联办、法学会等入驻,2025年以来,已办理矛盾纠纷化解3360件,化解率高达97%以上,用高效服务赢得了群众认可。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则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实战化运行,焉耆县包尔海乡建立“每周研判、每月复盘、每季度调整”的闭环工作模式,推动服务内容与村民需求“同频共振”,使纠纷化解周期缩短60%;轮台县托格拉克勒克乡吸纳辖区金牌调解员、法律工作者等14人在综治中心轮值办公,将“分散办公”转变为“一站集成”,群众满意率达99.8%。

如今在新疆,综治中心密度不断提升,“三步可见、触手可及”的服务网络已深入社会肌理。从城市街道到乡村院落,从矛盾调解到法律咨询,综治中心始终作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前沿阵地”,用专业、高效、暖心的服务回应群众需求,“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已成为各族群众口口相传的普遍共识。

2025年7月11日,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居民艾某向综治中心求助,称其在农机市场购买的拖拉机频繁出现故障,与经销商多次协调无果,请求综治中心协调解决。

接到诉求后,阿克苏市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联合化解机制,迅速组织经销商负责人、维修店负责人、艾某,以及律师、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等共同参与现场调解。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运用共情技巧安抚当事人情绪,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详细解读双方权责,律师则对比分析诉讼与调解的利弊。最终,三方达成一致,共同对拖拉机进行维修,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这起案例,正是综治中心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缩影。如今在新疆,“综治中心搭台、入驻部门唱戏”“让人民群众诉求最多跑一地”已成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共识,综治中心确保人民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受理、依法办理,真正实现“矛盾在这里止步,问题在这里解决”。

法治化“路线图”延展出矛盾纠纷化解新图景

“我们的工资要回来了,太感谢你们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综治中心,务工人员李某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此前,综治中心接到讨薪诉求,迅速联动信访、人社等部门协同处置,通过核查劳务合同、核验工资明细并组织多轮调解,最终促成施工方当场付清16名农民工工资,双方握手言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类似的暖心场景,也在塔城地区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上演。当地综治中心整合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等力量,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一起涉及72名工人的跨省劳务纠纷,追回劳动报酬11万元,稳稳守住了务工人员的“钱袋子”。

从欠薪追索到消费维权,从土地争议调处到跨境纠纷化解,随着新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持续深化,一套逻辑清晰、执行有力的法治化“路线图”,延展出一幅幅精准化解各类民生矛盾的新图景,使公平正义成为各族群众触手可及、真实可感的生活体验。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退款收到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近日,滕某专程来到喀什地区喀什市综治中心,向调解员表达谢意。4月27日,他向喀什市综治中心反映,自己此前办理的某服装品牌会员储值卡,莫名出现一笔850元的外地消费记录,他多次向门店核实却遭推诿,无奈之下求助综治中心。

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本地服装门店负责人,耐心释法说理,并协助对接外地涉事门店。经多方核实,确认为店员误录信息导致误扣费用,款项随后被全额退回,一场消费纠纷在短短几天内便画上圆满句号。

这起案例正是喀什市综治中心以法治化“路线图”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写照。据介绍,中心“一站式”受理群众诉求,坚持“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的服务标准,对当场能解决的问题,立即答复办理;复杂事项按流程转办、交办,精准分流至责任单位,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中心还建立了全程跟踪督办与回访机制,真正实现从矛盾纠纷“中转站”到“终点站”的转变。

据了解,全疆各地综治中心持续完善规范化运行机制,落实“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督办落实”机制。各地综治中心全量受理群众诉求,在先行调解基础上,将诉求分类导入法治化“路线图”,全程跟踪化解,形成“统一受理—信息汇聚—分类流转—执行处置—结果反馈—督办落实”工作闭环,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在哈密市伊州区,拿到被拖欠11年的2万元劳务费的张某专程来到综治中心致谢,“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要回来!”伊州区综治中心立足精准派单,凭借“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机制,在解决问题与控制成本间找到最优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一起多年的土地地界纠纷,依托高昌区综治中心的“一案一策”法治化处置方式,仅三天就成功化解,“葡萄园地界终于清楚了,解决了我的心病!”村民脸上满是释然与喜悦。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综治中心通过“多元联动”机制,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成功调解跨境旅游押金纠纷,既保障了游客权益,也维护了边境旅游市场秩序。

如今,法治化“路线图”已成为新疆化解矛盾纠纷、守护群众权益的坚实支撑。一张覆盖城乡、联通边境的“解纷网”越织越密,为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注入持久动力,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每一次高效解纷中愈发浓厚。

“智慧赋能”织密织牢公共安全网

在新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程中,科技赋能无疑是各地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服务效能的亮眼突破口。全区各地始终将现代科技应用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突破口,以“智慧赋能”的硬实力,为群众织密织牢公共安全网。

曾被物业纠纷困扰的李先生,就真切感受到了智慧综治服务的便捷高效。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他通过“新疆平安E家”微信小程序提交了诉求,不仅了解到后续遇到疑难问题可直接申请线上调解,还能实时跟踪诉求办理进度。凭借平台高效的对接机制与调解员专业细致的服务,短短两个小时,李先生的烦心事便得到圆满解决。这看似寻常的一次纠纷化解,正是新疆智慧综治服务贴近群众、快速解纷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为统筹推进智慧综治建设,新疆已统一建立综治中心信息化平台,依托现有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完善升级。在该平台上,各级综治中心受理和解决的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全量汇聚,每起矛盾纠纷都按照“统一编码、准确录入、有序分流”的标准规范管理,真正做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构建起化解纠纷全疆“一张网”的格局,让矛盾化解流程更透明。

据介绍,在推动智慧服务落地过程中,新疆始终坚持线下办理与网上服务相结合。目前,全区所有县级综治中心均已建成视频调解室,并建立起全量全域的矛盾纠纷调处专家库。群众无需奔波,通过在线平台即可“点对点”自主选择专家,借助远程视频功能实现“云端解纷”,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理念变为现实。

如今,智慧赋能的实践已在新疆各地开花结果。和田地区墨玉县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调配资源,大幅提升诉求响应效率;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综治中心运用“互联网+诉讼服务”模式,高效完成跨省借款纠纷线上调解,通过远程视频实现“云端解纷”;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建立市、乡、村三级“远程调解”平台,将联合调解与视频调解深度结合,积极稳妥开展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协商等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就地化解。

在奇台县,科技为综治工作注入了强劲的“支撑力”。作为首批参与自治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综治中心模块研发与应用的地区,奇台县借助信息化手段破解治理痛点,实现了诉求集中受理、事项统一赋码、办理全程可溯,让治理流程更规范、更透明。同时,综治中心接入电子政务外网、综治视联网等多张网络,最大限度汇聚信息资源,为基层治理实战提供坚实保障。

而在喀什市,科技赋能则让综治服务更贴近群众需求。为提升中心智能化水平,喀什市在综治中心群众来访接待大厅专门设立自助服务区,配备“中国司法便民平台自助查询机”“智慧司法一体机”等设备。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自主查询法律知识、咨询法律问题,无需等待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让智慧服务触手可及。

从统一平台建设到各地特色实践,新疆各地综治中心始终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线上依托自治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相关部门数据互通,及早预警并妥善处置各类风险隐患,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变,为更高水平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

责任编辑: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