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法治政府建设成绩单出炉,这些变化与你我息息相关
来源:石榴云   发布时间: 2025-08-25 13:15:29  作者:隋云雁

过去5年,新疆法治政府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75项重点任务已完成74项,完成率达98.7%,达到预期目标!六大成果,一组组详实数据,写满了你我生活中可感可知的安全、便利与公平。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法治成为“必修课”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把全面依法治疆的要求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部署、推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

让我们来看新疆干部的“法治KPI”——

•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全国率先组织召开省级层面专题述法会议。

•4.5万余名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常态化述法,压实“关键少数”责任。

•连续四年部署开展法治督察,督促整改问题1047条,全区各级政府法治督察实现全覆盖。

•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80余场次,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

•“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治培训覆盖各族干部574万人次。

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决策就靠谱!这意味着“拍脑袋”决定少了,政府办事更讲规矩、更规范,群众办事流程更清晰,要求更明确,心里更有底。

各族群众安全感和法治获得感显著提升

新疆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安全感爆棚,背后有法治密码——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八五”普法,40余万场次“法润天山·国旗下普法”活动受益群众520多万人次。

•连续4年推动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2500余件。

•全区行政复议实现一级政府“一个窗口”对外,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优势不断显现。

•建立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935个,引导法律服务资源向南疆倾斜。

•南疆五地州律所、律师五年来分别增长36.3%、104.5%。

•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年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4.72万件。

出门安心、遇事不慌!邻里矛盾、家庭纠纷,找调解员说说理,省心省力又省钱;南疆法律服务资源多了,父老乡亲打官司、咨询法律问题也更方便了。

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法治化营商环境如何“开挂”?新疆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企业减负——

•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持续加大政府立法供给。推动出台《自治区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自治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系列法规,及时清理不适应新时代企业发展要求的涉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文件。

•召开“疆企·主席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积极回应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组织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月”活动,为企业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审查合同2.6万份。

•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扩大至52个,“新服办”可办事项达1653项,“新企办”可办事项达2029项。

•政务服务事项中2494项实现“一网通办”、151项实现“跨省通办”、241项实现“丝路通办”。

手续简化了,效率提高了,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更省心。良好的法治环境能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吸引更多企业投资经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为创业者提供公平竞争机会。

行政决策和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行政决策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在公共行政中占据突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策程序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程序性保障。

5年来,新疆措施给力——

•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持续加大政府立法供给,5年来,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新制定地方性法规36件,修改、废止36件。制定政府规章14件,修改、废止27件。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6538件。

•制定《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暂行办法》,将各级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严格落实备案审查制度,备案登记规章42件,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714件,有力维护法治统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100%。

政府定政策、发文件,更讲程序、更听民意!政策的稳定性强了,企业群众预期更清晰,心里更踏实。

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

执法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意味着行政执法机关转变执法工作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新疆通过系列措施,为经营主体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开展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七大执法领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持续健全行政执法制约监督体系,出台《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建立执法监督联系点495个,选聘执法监督员1271名,配备执法监督力量1835人,实现四级监督全覆盖。

•扎实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全区收集上报问题线索1146条,为企业挽回损失1544万元,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82个,依法依规处理133人。

•2025年上半年行政检查39.13万件,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13.1%。

加强执法监督,保障执法规范透明,避免了乱执法、不作为等问题。同时,减少不合理的检查、罚款,降低经营成本,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更有力,激发的是投资热情和创新活力。

涉外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合规是企业最硬核的竞争力。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如今,法治保障给企业“出海”带来坚强后盾——

•推动出台《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自治区口岸经济发展促进条例》。

•推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喀什片区“法智谷”和霍尔果斯片区驿路国际法务区协同发展、实体运作,入驻各类机构72家,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935件(其中涉外民商事案件108件),提供涉外公证2377件,仲裁解决争议标的超19.5亿元。

•举办6场企业“走出去”法律风险应对交流会,510家企业、950人参加。

•建成新疆首个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举办4期涉外法治培训。

•组织7个国家16个上合组织法律大学联盟成员单位的27名青年在疆开展“尚合青年”高水平研修活动。

在全球化竞争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企业“出海”面临经贸投资纠纷、法律合规风险等诸多挑战。涉外法治建设为企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稳健前行排忧解难,为企业的海内外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法治,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它体现在更便捷的政务服务里,在更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在更和谐的社会秩序上,在群众日益增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里。

这份98.7%的答卷,写满了你我生活的改变:

当2494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降低的是企业群众奔波的成本;

当24.72万件纠纷被调解,解开的是邻里乡亲心里的疙瘩;

当99%的安全感成为常态,守护的是千家万户的平安梦;

当家门口就能办公证、找法援、解决烦心事,群众感受到的是触手可及的法治温暖。(文/隋云雁)

责任编辑: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