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话丰收,节约最光荣!
来源:新疆平安网   发布时间: 2021-09-24 19:20:06  作者:

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我们一起聊聊

节约粮食的那些事儿~~

新和县公安局 肖湘

说起节约粮食的那些事,让我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双抢”(即抢收、抢种)时的场景。“双抢”时节,天气炎热,如遇雷雨,全家人要急忙放下手中的稻穗赶往晒谷场与“天公”赛跑。

一次,父亲颤悠悠挑着满满一担稻子准备探脚上田埂时,脚下一滑,一些稻粒撒了出来。父亲放下扁担,佝偻着脊背从田里将稻粒连捧带抓地装进箩筐里,连掉进地缝里的几粒也用手指抠出。

“双抢”尽管使人精疲力尽,疲惫不堪,却让我从小体验到了每粒粮食的来之不易。那种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习惯和感情也将伴随我一生不会改变。

福海县人民法院 董云红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何时何地,“光盘”不应只是一句口号,拒绝餐饮浪费每个人都应是积极参与者。

在学生时代,我经常到自家地里劳动帮忙,体会过农民的辛劳、了解到粮食的珍贵。如今也应该多让青少年去田地里参与劳动,在喝一碗粥、吃一口面时,明白这粥饭背后的付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不仅仅针对粮食,更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吐鲁番市人民检察院 谢丽云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古之贤达谆谆教诲,父母从小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国家更是将浪费粮食从道德谴责提升到法律制约的层面。政法干部作为执法者,自当成为守法的表率,鼓励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节约粮食,及时劝止浪费现象,做珍爱粮食、勤俭节约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伊宁县人民法院 付晓轩

我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小山村,小到在地图上都无法标识。从我记事起,父母就远走新疆打拼,年迈的爷爷奶奶育我长大。那时,爷爷总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但当时的我并不懂。

1999年的秋天,正是庄稼丰收时,年少无知且贪玩的我将地里的苞米一粒一粒地剥开玩,爷爷看到后很生气,狠狠责骂了我,随后将散落在地里的苞米一粒一粒地捡起来。我当时生气地朝爷爷喊:“不就几粒苞米吗,为什么骂我?”爷爷不说话,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

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库热力边境派出所 潘路路

春生夏长,秋收冬尝,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耕种者的艰辛和汗水,都值得敬畏珍惜。我们应当把厉行粮食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维作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鼓励引导更多人将“光盘行动”贯穿到家庭用餐、生活用餐、工作用餐各个方面,成为节约粮食的先行者。

巴楚县司法局 程磊

“米粒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自打记事起,就会经常看到自己家墙上写着这两行字。刚开始,不理解,只觉得像是一幅画,后来,每当自己碗里的饭菜剩下时,父亲就会把我带到这两行字面前耐心解释。渐渐地我懂了,吃饭的时候,要把碗里的饭菜都吃掉,不能浪费。这个习惯,我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用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莎车县人民法院 阿依孜木古丽·亚库普

每粒粮食背后都凝结着劳动人民付出的辛勤汗水,哪怕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也绝不能容忍奢侈浪费。我们9500万党员队伍必须在制止粮食浪费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主动节约、拒绝浪费”的生活作风和良好家风,勇于对“剩宴”坚决说不、让“打包”成为习惯、将“光盘”进行到底,以实际行动引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新风正气。

乌苏市公安局 齐兵鑫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似乎已经慢慢忘却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浪费粮食的情况在身边时有发生,剩饭也习以为常,满盘倒掉也不觉得可惜。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们也不可松懈,要始终有危机意识。据调查,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已增至2.7亿,比疫情暴发前多出82%,受助人数也从9700万增加到1.38亿。

每次任性前,我们都该仔细想想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想想那些每天为吃饭而忙碌的人们,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乌鲁木齐市经开区(头区)司法局高铁片区司法所 钟媛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丰收绝不是浪费的理由。一粒粮从种到收,背后是农民付出的无数心血。

“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只有保持勤俭,才能昌盛兴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牢固树立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理念,保持对食物的敬畏之心,珍惜每一粒粮食,自觉克服餐饮消费中讲排场、比阔气等餐饮不良习惯,合理点菜,不贪丰求盛,养成剩菜打包的好习惯,不让盛宴变“剩”宴,做节约饮食、科学饮食、文明饮食新风尚的引领者、践行者。

玛纳斯县司法局 柴学英

小时候,家里收割稻子后,大人们会带着孩子去捡拾掉在田里的稻穗。捡完稻穗之后,才会放鸡、鸭去啄食掉在田里的稻粒。吃饭时,如果有饭粒掉在桌子上,大人们会让我们捡起来吃掉。在大人们的言传身教中,我们从小就知道粮食的珍贵,早已将节约变成了习惯。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年轻人却不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觉得浪费粮食不是什么大事。殊不知:节约粮食永不过时!

伊宁县人民法院 黄焘

我出生在甘肃通渭县一个小村,那里沟谷纵横,岭梁交错,海拔较高,降雨量少。生活在那里的农民淳朴善良、勤劳节俭,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延续着耕田种地的职业,辛勤耕耘着养育一方人的黄土地。

自我记事时起,就跟随爷爷放骡子、放驴,那时候驴和骡子是最主要的畜力,把它们喂得膘肥体壮,会在运送肥料、耕地春播、拉麦碾场中发挥“主力”的作用。虽然我算不上什么劳力,但是跟着长辈们一年四季奔波在山山峁茆、一田一地间,目睹着一麦一谷,一豆一薯在大自然的滋养下,随着节气的推移,慢慢结出硕果,满心欢喜,也是小时候最期盼的事。乡亲们深知粮食来之不易,都格外“惜”粮,所以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吃完饭后舔一舔饭碗,把饭粒残渣“消灭”干净。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舔碗”这一具有时代记忆的习惯随之消失,但“珍惜粮食,浪费可耻”的理念在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也将代代相传。

珍惜粮食

拒绝浪费

从我做起

责任编辑:田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