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4名来自北京、广东、重庆、天津、山东、陕西、安徽、福建、湖北、四川等13个省市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奔赴新疆天山南北,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
62岁的湖北律师黄勇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此前,我在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当了三年志愿者,见证了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不平凡的征程,也深深体会到新疆基层司法行政干警为社会稳定付出的艰辛。选择再次到新疆来做志愿服务,为边疆人民服务,很光荣和也很幸福。”黄勇说。
50多岁的湖北律师肖高平在博州温泉县志愿服务三年后,又来到和田地区法律援助中心担任志愿者,今年已是他在和田地区司法局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肖高平之所以参加了2021年志愿行动并继续留在和田,是因为和田已成为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对故乡人民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四川律师钟家宽从天府之国来到天山之北,这是他完成2020年度志愿服务后第三次选择留在新疆,今年派遣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做法律援助服务。为了感谢家人的支持,他特地邀请一家人来新疆探亲旅行。用他的话说,“大美新疆太大喽,一年四季都太美喽,一定要走遍新疆的山山水水,一定要服务好这片热土和老百姓。”
“今年是我在新疆开展志愿服务的第二年。在服务地,我见证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如今,我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为乡村振兴战略再尽一份力。”怀揣理想,天津律师曹琴再次奔赴新疆博乐市。
陕西律师翟开元带着对祖国边疆的由衷向往,第一次参加志愿者行动就选择了新疆,并在飞往新疆的征途上度过了自己26岁的生日,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志愿者之旅。
“我们喜欢‘志愿者’这个称号,从事着‘1+1’法律援助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奉献和快乐。”来自安徽的董阔、高明、汪斌三位律师在奔赴服务地前郑重佩戴上志愿精神绶带合影留念。
2009年7月,“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以来,司法部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已连续为新疆派遣法律援助志愿律师236名,覆盖天山南北30多个县市,有效缓解了新疆基层律师人才匮乏的现状,较好地发挥了对当地法律服务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能力,满足了基层人民群众对于法律援助的需求。近3年以来,志愿律师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宣讲20多万人次。
心系人民群众,努力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法律问题。志愿律师们纷纷表示,要将“1+1”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作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在自治区司法厅党委领导下,努力为服务地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实实在在地化解基层群众的矛盾纠纷,助力新疆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