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群众送来锦旗,我的内心都很复杂”
来源:新疆平安网   发布时间: 2021-07-14 13:23:48  作者:史前进 郑宇浩

陈龙,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公安局吐鲁番于孜派出所下吐鲁番于孜村警务室民警。憨厚、淳朴,还有点“土”,是他给笔者的第一印象。

2012年10月,23岁的陈龙从部队复员后,毅然加入人民警察队伍。9年间,他从青涩的新警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优秀警务室民警,先后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警务室民警”以及个人嘉奖等荣誉称号。

新警“小白”成长为村里的“活地图”

在下吐鲁番于孜村,谁家有了小矛盾小纠纷,都会找陈龙“诉苦”。陈龙耐心倾听,帮助村民们解开了一个个心结。

2021年5月30日,在伊宁市潘津乡幼儿园上班的阿依尔(化名)皱着眉头,走进陈龙的警务室。看到阿依尔心绪不高,陈龙让她坐下来,端来一杯热腾腾的茶水,引导她慢慢说出心中的不快。

原来,阿依尔和丈夫依斯哈尔(化名)这几日因为琐事闹了些不愉快。因为工作原因,阿依尔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这让在外打工的依斯哈尔心生不满,俩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了起来。听完阿依尔的诉说,陈龙找准夫妻俩的矛盾根源,找来了依斯哈尔,从两人相识、相恋、相爱到结婚讲起,帮助依斯哈尔回忆曾经的幸福快乐,为了生活打拼付出的酸甜苦辣,到如今成为村里人羡慕的三口之家的点点滴滴。依斯哈尔低下了头。在陈龙的苦口婆心地劝导下,小两口和好如初。

3天后,陈龙来到依斯哈尔家中回访,看到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陈龙走进田间地头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

入警之初,陈龙的内心是茫然的,面对纷繁的工作他无所适从。为了能够跟群众拉近关系,陈龙最先想到的是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他跟同事借了很多学习教材,每晚花一小时学习维吾尔语,并在书上用拼音标注发音。一有时间,陈龙就会用“拗口”的维吾尔语与同事交流。慢慢地,他由起初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可以熟练地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

为了熟悉辖区,陈龙带着自制的“维吾尔语注释本”,在同事的帮助下,挨家挨户登门走访,跟群众“混”了个脸熟。一年后,他熟悉了辖区的基本情况,绘制出了详细的平面图,村里的角角落落他都知道,成为村里的“活地图”。

一面寄托着244名村民谢意的锦旗

群众有所需,警务室有所应。这是陈龙对下吐鲁番于孜村群众许下的庄严承诺。

走进下吐鲁番于孜村警务室,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锦旗。

“每次群众送来锦旗,我的内心都很复杂。这不仅是对警务室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的鞭策。再苦再累,我们要把工作干到群众心坎里,让群众满意。”陈龙说。

在警务室的墙上,笔者看到,有一面锦旗上印着“人民好公仆 贴心父母官”的字样。说起这面锦旗,陈龙记忆犹新。

2019年2月份的一天,下吐鲁番于孜村二十巷村民塔西·赛德尔带着244名村民的嘱托,专门来到警务室为陈龙送来锦旗。

“现在的治安越来越好,多亏了你的帮助。”塔西·赛德尔握着陈龙的手,感激地说,“以前,巷子里常有酒后打架的事情发生,现在,大家种地的种地,打工的打工,有些还搞起了养殖,腰包也鼓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陈龙走访村里的养殖户,向他们宣传《民法典》

二十巷是下吐鲁番于孜村最偏远的一个巷道,治安形势不容乐观,村民找到了陈龙,陈龙当面做了保证。

对于当兵出身的陈龙来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他不但不会收回,而且还要把事情干的漂亮,让村民满意,还巷道以平安。

针对青年人法治素养不高的问题,陈龙举办了多期“青年人普法培训班”,没有宣传场地,他选择在巷道空旷地组织宣讲,有时也邀请年轻人到村委会开展培训,用接地气的语言,宣讲治安等各类法律法规。在村委会举办的农民夜校里,陈龙还经常鼓励年轻人靠自己的双手谋生,引导大家外出打工、搞养殖。

6个月后,二十巷青年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转变,村民对陈龙竖起了大拇指。

阿斯木江老人的“好巴郎”

2020年11月20日,村里60岁的老人阿斯木江·阿瓦克热因突发疾病离开了人世,没来得及向“好巴郎”陈龙作最后的告别。

认识阿斯木江老人始于2013年的夏天。老人早年与妻子离婚,儿子患病去世,大女儿长期在外打工,二女儿嫁往外地,平时只有他一人生活。陈龙走访入户时,恰巧碰到老人独自盖牛棚。热心的陈龙喊来同事,当起了“小工”。

陈龙走访看望慰问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

农民家庭出生的陈龙,先用木柱搭起了牛棚框架,再铺上厚实的芦苇席,和好泥巴,用工具将顶棚涂抹的平整光亮。一天下来,崭新的牛棚拔地而起。看着满头大汗的陈龙和同事,老人特意买来西瓜表谢意。

自从与老人有了交集,逢年过节,陈龙都会给老人送去一些米面,坐下来和他聊聊天、解解闷。时间一长,老人已经把陈龙当做自己的“好巴郎”。陈龙清晰地记得,老人去世的前一个星期,在执勤点,还再三叮嘱他要多穿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老人的去世很突然,当时有点接受不了,难受了很长一段时间。”回想起阿斯木江老人,陈龙心里依然很沉重。

阿斯木江老人去世后,陈龙主动和村委会、巷道邻居、家属一起妥善处理了老人的身后事,尽了自己一片孝心。

透过警务室的窗户,一望无际的原野,绿意盎然,麻雀叽叽喳喳,布谷声声入耳,整个村庄呈现出安谧祥和。

责任编辑:李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