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3座达坂过5次冰河往返120公里 他守护边境41年
来源:新疆平安网   发布时间: 2021-06-03 23:54:11  作者:秦晓攀 刘海涛

5月30日一大早,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查干郭勒边境派出所三道海子区域无人区马巡队队长达拉汗·木斯楞和队员们骑着马踏上了巡边之路。

这样的巡边,达拉汗和队员们每月要开展两次。

达拉汗已年过六旬。他从小生长在边境区域,对边境情况十分熟悉。从儿时起,父辈们热爱祖国、守护边境的思想就深深地影响着他。

“小时候每次看到爷爷、父亲骑马巡逻,我就感到特别自豪,因为在我心里,他们是为祖国守边防。”达拉汗说。

1980年,23岁的达拉汗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成为一名群众护边员。他把刚组建的小家安在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南山坡,一个距离边境线5公里的放牧点。41年来,他和家人一直守护在那里。

2021年5月,达拉汗(右二)和队员们在巡逻途中留影

2006年,时年49岁的达拉汗担任查干郭勒乡护边员中队队长。

查干郭勒乡距边境线约10公里,每年春季牧业转场前,达拉汗都会接到任务,率队到边境一线巡边,排查隐患,查补漏洞,确保边境基础设施完好,牲畜不越界。

每次接到任务后,达拉汗都会带些法律法规宣传资料,深入牧民群众家中、边境前沿,开展群众性边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

90年代,边境条件艰苦,没有复印机和彩纸,达拉汗和队员们用手抄宣传单给牧民宣传边境法律法规政策。

“那时,我儿子上六年级,我借用他仅有的1支铅笔,连续写了25张宣传单,最后写得只剩下一个小笔头,导致他作业没有完成受到老师的批评。为此,儿子跟我好几天都没说话。”达拉汗回忆说。

就是依靠着这样一张张手抄的宣传单,达拉汗所负责的牧民群众的边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覆盖率达到100%。他认为,群众护边员不仅仅是普通的群众,更是党的宣传员和民情联络员。达拉汗一边组织牧民群众开展边境巡查工作,一边了解收集边境社情民意,他深知边境线的管理不能有半点的松懈和麻痹。

“没有边防连和边境派出所的同意,谁也不能进入边境前沿。”2008年夏天,达拉汗在三道海子卡口执勤,青河县委调研组到边境开展调研,由于事先没有接到通知,达拉汗硬是把调研组挡在了检查站外,拒绝其进入限定区域。

凭着这股倔劲,多年来,达拉汗所负责的边境管理区域无一人违反边境纪律、无一次人畜越界、无一例涉外事件发生。

2010年冬天,达拉汗(左)与派出所民警讨论巡边路线

2018年冬天,大雪把位于中蒙边境线的冬布特沟裹得严严实实,积雪深约几十厘米。

看着窗外的大雪,妻子库丽巴哈提·艾尼瓦尔说:“这么大的雪,今天你就别去了吧。”

“不行,不走一趟我不放心,况且我和队员们约好了要在三道海子集合。”说罢,达拉汗便出了门。因天气寒冷,关节炎病症发作,他连上马都很困难。

身后的库丽巴哈提眼圈红了,“哎,你这是为了什么呀!”

达拉汗说:“党和国家把边境线交给我们来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不好好干。”

返回的路上,又累又饿的达拉汗两腿僵硬,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当场昏了过去。

“当时我们都吓坏了,那个地方什么都没有,大家把夏天准备好的干牛粪和松树枝找出来生火,风很大,大家围成一圈,点了好几次火才点着,过了好久,达拉汗大叔才醒过来。”护边员吾坦·托克塔尔汗说。

当看到一瘸一拐、已冻得说不出话的达拉汗回到家时,库丽巴哈提上前紧紧地抱着他,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你咋才回来,你这样干不要命了吗?”

达拉汗笑着说:“别哭别哭,我这不安全回来了吗?”从那以后,只要达拉汗出门巡边,库丽巴哈提就会给他备好干粮、热水,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2017年,60岁的达拉汗主动担负起无人区马巡队队长的工作。

冬天,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每次携带的食物,尤其是饮用水无法满足巡边所需。渴了,达拉汗就和队友们挖雪点火烧黑茶,饿了就啃几口干馕,累了就在马背上小眯一会。夜间,队员们在雪地里搭设临时窝棚,紧紧依靠在一起取暖。

每次巡逻,达拉汗和队员们要翻越3座海拔2800米以上的达坂,进入4座一线界碑隘口,过5次冰河,往返约120公里山路。每次巡逻回来,就如同走过一次“鬼门关”,但马巡队队员们没有一个人退缩。

今年2月,考虑到达拉汗的年龄和身体,青河县边境管理大队决定安排其他人接替达拉汗的工作。这令达拉汗很不理解。

“难道是我干得不好?组织不信任我了?”想不通的达拉汗拨通了青河县边境管理大队大队长赛尔江·阿汗的电话,表示他还可以继续干下去。

“老同志,请放心,您是咱们青河边境线上的‘活界碑’,只要您身体允许,我们欢迎您留在护边员队伍里。”听了赛尔江的话,达拉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他说:“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会继续留守在边境一线,巡逻在边境一线。”


责任编辑:田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