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用法治手段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来源:新疆平安网   发布时间: 2021-05-19 16:21:01  作者:郭玉强 李翔

用法治手段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克拉玛依市强化市域社会治理系列报道之二

“老婆向大舅哥借了12万,老公不知情,这钱用不用老公还?来来来,我们看下《民法典》是咋说的……”5月9日,当记者走进克拉玛依市小拐乡和谐村时,村里大喇叭正在播放普法节目。

近年来,和谐村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制度,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法治意识。2020年,和谐村获评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加上此前获此殊荣的乌尔禾镇查干草村、哈克村,全市5个行政村中有3个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民众法治意识的提高代表着社会的进步。近年来,克拉玛依市为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依法合规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动性,坚持将法治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中,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社区(村)法治阵地打造、法律带头人培养、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公共安全风险排查机制建设等方面大力培养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平安志愿者向居民宣传市域社会治理相关知识

如何快速高效地解决基层矛盾纠纷难题?这是对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克拉玛依市通过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三调联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多方齐抓、多调联动、多源防范,打通了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克拉玛依市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也是新疆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州、市)。

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金龙镇街道友好社区是克拉玛依市人民检察院的帮扶社区,该院驻社区“访惠聚”工作队充分发挥派驻单位的优势,率先在社区建立“检察官工作室”,安排资深检察官轮流坐班,为群众提供法律法规咨询、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文书代写等服务。

友好社区居民在“检察官工作室”反映情况

家住友好社区的务工人员赵玉春在辖区某企业务工,工资被拖欠数月。为了讨要工资,2020年12月,赵玉春和工友来到友好社区“检察官工作室”反映情况。在检察官和劳动监察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企业负责人当场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资。今年1月15日,该企业在社区“检察官工作室”当面向务工人员代表支付了40余万元工资。至3月22日,欠款全部结清。

“多亏了‘检察官工作室’,解决了我和工友的燃眉之急!”随着劳务纠纷的圆满解决,赵玉春等28名务工人员顺利拿到了工钱。

赵天仓是克拉玛依区银河路街道佳福社区工作人员,他擅长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还总结出“三式”谈心法,即“见面要以朋友式、询问要以聊天式、调解要以谈心式”。这“三式”不仅准确概括了调解工作的技巧,也让他真正走进了当事人心里。社区成立了“老赵调解室”,并招募11名调解员。几年来,他们采取拉家常的方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

赵天仓在调解邻里纠纷

克拉玛依区胜利路街道前进北社区从平安志愿者中选出10人,建立”力量驿站”工作室,平安志愿者每日在工作室轮值,倾听、受理居民反映的社情民意及矛盾纠纷,及时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工作室与社区密切合作,大事小情一起商量解决。平安志愿者通过工作室参与社区社会治理,强化社区主人翁意识,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

目前,克拉玛依市各社区(村)逐步建立“检察官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和为贵工作室”等人民矛盾调解室,每个社区配置了专业律师、人民调解员和心理咨询师,依法调解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成功率达97%以上。

克拉玛依市不断加大行政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政府服务热线12345(市长信箱)受理市民反映的咨询、投诉、求助、意见或建议等数量较上年度上升10.09%,由热线直接协调答复,受理率100%,办结率99%,逐案落实领导包案化解,全力推动 “事要解决、息诉罢访”,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政务服务。

克拉玛依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继昌说, 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道路上,需要法治的保驾护航。克拉玛依市将不断强化“法治”作用,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为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设“平安克拉玛依”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吴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