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小屋里,村民面对面议村务
来源:新疆法制报   发布时间: 2020-11-26 19:05:22  作者:王晨 董彦良 李香 聂君秀

11月2日,在木日开旦木村第一村民小组石榴籽小屋前的杏树下,村民小组议事委员会召开议事大会

“小事向石榴籽小屋反映,大事向枫桥经验工作室求助,没有解决不了的!”近日,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木日开旦木村村民卡哈尔·马木提的一番话,说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依托村级群众服务站和村民小组议事委员会,困难共解、有事共议,木日开旦木村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枫桥经验工作室解民忧

“我家水管堵了,能不能找人来看看?”11月10日,木日开旦木村村民阿瓦克孜·吐尔迪向该村枫桥经验工作室求助。

工作室工作人员玉山江·吐尼亚孜接访后,初步评估为简单诉求。

“我们立刻安排维修工,今天一定修好。”玉山江回复,并将诉求登记在工作台账上。

今年以来,阿克苏市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各村、社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社会治理好方法。

4月,木日开旦木村先后成立了枫桥经验工作室、石榴籽小屋。其中,枫桥经验工作室由村两委成员、“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担任责任人,解决群众各类困难诉求和矛盾纠纷。

根据流程规范,工作室工作人员需对群众诉求进行评估:简单诉求,当天解决当天答复;一般困难诉求,3天内解决5天内答复;特殊困难诉求,由工作室上报乡里协调解决;不合理诉求,需向群众释法说理,解开群众心里的疙瘩。

4月底,阿瓦克孜向工作室工作人员反映,自己想搞养殖,但家里没有羊圈。

工作室将阿瓦克孜的诉求评估为一般困难诉求,由木日开旦木村第一书记、阿克苏市信访局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姚强负责解决。

沟通协调、拉运水泥、发动村里的党员、团员参与修建……在姚强的努力下,阿瓦克孜家有了羊圈。

11月8日,村民吐尔逊古丽·塔西来向工作室工作人员哭诉:“我胳膊刚好几天,又摔坏了,这次得让工厂负责到底!”

工作室工作人员请她坐下,先问伤势,再了解情况。

吐尔逊古丽在村里的木材厂打工,两个月前,她在工作中不慎绊倒摔断了胳膊。经工作室调解,木材厂负责人承担了吐尔逊古丽的治疗费,并承诺支付5000元赔偿金。

11月初,经医院复查,吐尔逊古丽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她本打算再休养几天就去上班,没想到在家又将胳膊摔伤了。

“你上次的情况属于工伤,应由工厂承担治疗费。可这次就不一样了,你在家受伤,不应该由工厂负责。你先去医院拍个片子,看看伤得重不重,有什么困难,我们再帮你想办法。”在工作人员耐心引导下,吐尔逊古丽也觉得自己不占理,决定去医院就诊。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为群众解决各类困难诉求、化解矛盾纠纷80余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姚强说。

石榴籽小屋里共议事

11月2日,在木日开旦木村第一村民小组石榴籽小屋前的杏树下,由老党员、平安志愿者组成的村民小组议事委员会按时召开议事大会。

“有村民反映,年初各家门口林带里种的树苗未成活,影响美观,能不能重新栽种?”老党员吐尔逊·达依木第一个发言。

“我也同意,建议种杏树、桃树,春天一开花漂亮得很!”小组长吾加木尼亚孜·麦提托合提投出赞成票。

在当天的议事大会上,大家一致同意重新在林带种植树苗,诉求被反馈到枫桥经验工作室。一周后,村两委和工作队购买了新树苗,村民们在自家门前种树、浇水,干得热火朝天。

如果说枫桥经验工作室是木日开旦木村服务群众的中心,那5个石榴籽小屋便是分支,充分发挥着村民小组在平安建设中的“神经末梢”作用。

石榴籽小屋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各小组定期召开议事大会,共商共办群众难事急事烦心事;

村民小组议事委员会享有惠民补助资金发放初核权、平安家庭创建申报审核权等;

一年一度的美丽家庭和好邻居、好公婆、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微创建”评比活动,村民们在石榴籽小屋一起评、一起选……

人人都有参与权和表决权,公开透明,互相监督。如今,村民们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越来越高,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5月,第一村民小组在石榴籽小屋召开议事大会,提出村民小组距离村委会较远,没有供大家娱乐活动的场所。

会后,枫桥经验工作室收到该诉求,决定将该村一废弃场所改造成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集村史展览、主题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村民中擅长木工手艺的,打造木质摆件赠送给教育基地;家里有老物件的,主动捐给村史展览馆。

创新基层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既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治理体制机制,又要从基层自治着手,不断激活创新动力,为乡村发展凝聚合力。

目前,阿克苏市各乡镇以党群服务中心、枫桥经验工作室、村民(居民)议事点等为依托,全面构建起干部引导、群众参与,共同解决困难纠纷的社会治理格局,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我们要继续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真正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党委副书记、政法书记冯胜胜说。

责任编辑:吴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