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疆实践
来源:新疆法制报   发布时间: 2020-09-29 19:01:00  作者: 张蕾 赵勇

“太方便了,‘百姓说事点’‘邻家警务室’都设在村民家门口,谁家有了困难诉求、矛盾纠纷,只需一个电话就能在家里享受服务。”9月18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艾比湖镇阿拉套社区居民汪菊花对记者说。

平安,是民心所向,也是民生之福。自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我区各地坚持和发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探索实践“百姓说事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一站式”服务等,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9月23日,大河沿子派出所民警和“平安大叔”到村民家中调解纠纷。 陈超杰 摄
7月10日,居民在阿克苏市兰干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体验VR学法。 叶飞 摄
9月15日,杨言诚(右二)为居民调解纠纷。 杨传胜 摄

“百姓说事点”止纷争

“下水井淤堵,导致污水往外冒、臭气熏天。”“一到春秋季节,牛羊踩踏庄稼的事常有,大家说咋办?”“最近有几只流浪狗夜里偷吃鸡鸭,得管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随着“百姓说事点(说事日)”在我区多地试点后,小到两口子吵架,大到民生经费如何使用,群众找到了表达诉求、为基层社会治理建言献策的新途径。

9月18日,在艾比湖镇阿拉套社区“居民说事点”,居民代表、社区干部、平安志愿者坐在一起,商量社区“家务事”。

“阿拉套社区商户门前的下水井淤堵,得尽快解决。”汪菊花说。

“我们已经和阿拉山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系,他们正在现场清理。”阿拉山口市艾比湖镇政法书记蒙·巴孜尔答复。

去年以来,阿拉套社区通过“居民说事点”,将每周五定为“居民说事日”,这天对居民代表提出的烦心事进行集中讨论,并商量解决办法。蒙·巴孜尔告诉记者,阿拉山口市各社区都有“居民说事点”,让居民议事有了平台。各社区依托“居民说事点”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部门领单、群众评单的基层治理模式,联合各部门共同解决居民困难诉求。

随着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新疆各地推行,“老杨说事点”“董大妈调解室”等一批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应运而生。

2019年7月,富蕴县幸福路社区金鑫小区成立了以老党员杨言诚名字命名的“老杨说事点”,杨言诚以人民调解员身份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

“今年年初,我们接到多起居民因停车引发车辆剐蹭的矛盾纠纷。”为此,杨言诚将情况反映至社区,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居民微信群、周一升国旗集中宣讲等形式,倡导邻里和谐、互谦互让,同时联系住建部门对停车位进行重新划分,得到居民的一致认可。

在阜康市阜新街办事处文化路社区,77岁的董雪英是当地出了名的“管闲事大妈”。2013年,董雪英参加了两次阜康市司法局组织的人民调解员培训,随后,在文化路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立“董大妈调解室”,居民有矛盾,她总想办法解决。

去年11月的一天,董雪英得知该社区文化小区19号楼2单元地下室臭气熏天,她立即报告社区。社区干部联系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清理地下室,并逐户收取维修的平摊费用。“这个小区是老旧小区,经常出现下水管道淤堵的事,居民们当场就交了钱。”董雪英说。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居民身边的“说事点”“调解室”瞄准群众关心的民生难题,上下联动,把群众的大小事情办好,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邻家警务室”促平安

“马警官,有人在棉花地打架,你快来看看。”4月的一天,精河县公安局大河沿子派出所夏尔托热村警务室民警马飞接到群众报警立即赶往现场。

当天,村民孙某与弋某因棉花地浇水发生争执,孙某的儿子打了弋某。

马飞叫来了村里的管水员、“平安大叔”、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在调解的过程中让群众观摩,达到普法的效果。经调解,孙某主动向弋某道歉并支付了医药费。

2018年以来,我区公安系统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各地围绕当地特色打造“枫桥”品牌。

“滨河义警”是昌吉市公安局建国路派出所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实践中的亮点之一。建国路派出所辖区面积大,商业场所密集,流动人口多。社会治理如何实现人人参与?去年年初,该所成立一支新队伍——“滨河义警”。

昌吉市水岸林居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赵峰加入了“滨河义警”。9月初,家住昌吉市水岸林居小区的孙某向赵峰求助:“我们家防盗门锁被灌了胶水,打不开了。”赵峰了解到,当日早上,孙某和李某在附近一家菜市场买菜,两人看上了同样的菜,起了争执。李某把此事告诉了儿媳妇,儿媳妇为婆婆打抱不平,就到孙某家,把事先准备好的胶水灌进门锁里。赵峰与“滨河义警”工作站站长郭春雷一起调解此事。经调解,李某同意给孙某家更换新锁,两家的矛盾就此化解。

“义警”是我区各地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构建深层次警民合作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是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我区各地公安派出所始终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目标,通过“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将“邻家警务室”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各地组建一批叫得响的“义警”品牌,如昌吉市的“滨河义警”、大河沿子镇的“平安大叔”、福海县的“乌河哨岗”等,义警队伍由小区物业人员、外卖小哥、平安志愿者等组成,承担着治安巡逻、法治宣传、纠纷调解、文明劝导工作,守护和谐平安。

“一站式”服务赢赞誉

“自街道群众工作服务办公室成立后,以前要跑好几趟才能办成的事,现在10分钟就能办好。”5月20日,在和田市古勒巴格街道群众工作服务办公室,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居民李飞说。

今年年初,和田市在13个乡镇(街道)247个村(社区)相继成立群众工作服务办公室,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整合公安局、法院等多方力量,开设户籍、车驾管、医保、社保等业务窗口,推行“一站式”服务。

“我儿子刚查出患有白血病,没来得及办理转院手续,我就带着他到自治区人民医院看病了。现在,医药费没法报销,该怎么办?”1月29日,和田市吉亚乡库塔孜买里村村民凯麦尔妮萨·图尔荪向和田市群众工作服务中心求助。

当天,该中心工作人员就此事联系了相关单位。随后,经和田市医疗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核查,凯麦尔妮萨的儿子共花费医药费3万元。 和田市医疗保障局安排专人帮凯麦尔妮萨的儿子补办相关手续,并与自治区人民医院对接,为其报销医药费1.9万元;和田市民政局为其发放临时救助金1万元。

聚焦基层群众需求,全面梳理各类组织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群众工作服务中心(办公室)层层对接,限时处理,目前,和田市已形成“一扇门、一道窗、一条龙”的综合平台,有效补齐了市域社会治理精细化、系统化短板,使市域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去年以来,我区各地政法系统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依托群众工作服务中心(办公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办公室)、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等,实现群众办事变“多门”为“一门”,享受“一站式”的便捷服务。

4月初,阿克苏市兰干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当事人孔某讨薪。“老板说已经将工资打到我卡里了,可我没收到,一问才知道打错账号了,这怎么办?”孔某问。兰干街道司法所所长努尔古丽·木沙第一时间与银行对接,打出这笔款项的汇款明细单。经核查,该银行卡户主为阿克苏市民左某。最终,左某将3.3万余元转入孔某账户。

2017年11月,自治区司法厅对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我区已建成3个地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6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8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1577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部分地(州、市)还在便民警务站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点,提供延伸服务。

近年来,我区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改革释放出的红利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社会治理润物无声。如今,我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一幅自然环境之美、城乡协调之美、平安和谐之美的画卷已展开。

责任编辑:石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