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警老贾,一心为民真不假
来源:伊宁公安   发布时间: 2020-04-14 14:58:32  作者:

小社区,大社会,社区警务室事务繁琐,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公安局有这么一位社区警务室民警,他貌不惊人、语不豪迈,却用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警察这个神圣职业的无比热爱和满腔热血,抒写着自己的无悔人生;他事无巨细、认真仔细,做一件事就要钻进去,发扬着老黄牛精神,坚守着自己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信条;他踏实肯干、默不作声,却用自己厚积薄发的力量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宗旨,他就是伊宁市公安局克伯克圩孜派出所不摆老资格的“老民警”贾新利。

贾新利,男,47岁,1997年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伊宁市艾兰木巴格派出所、圩其达勒瓦孜派出所等多个岗位工作。2018年6月至今任伊宁市公安局克伯克圩孜派出所尼勒克买里警务室民警。从警24年,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在工作中,他对待同事和蔼可亲,对待工作没有怨言、埋头苦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民警,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初到克伯克圩孜派出所接手警务室工作,老贾算是一个门外汉,他深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初次接触警务室工作,他便努力加强警务室业务学习;不熟悉计算机操作,他便积极向年轻民警学习各项计算机操作技能;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积累工作经验,将所学知识和技巧熟练运用于基层基础、服务群众等工作中。

老贾时常放弃休息时间,在警务室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孩子见不到父亲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回家,孩子看着贾新利一脸认真的说到:“爸爸,你是不是该回去上班了?”这不是孩子故意说的,因为在孩子心里爸爸是一个在家呆不了多久就必须回去上班的人。这样一个以工作为重平凡的警务室民警,他用实际行动让自己从警务室工作的“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他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全局警务室考核工作中多次名列前茅,2017年至今他三年连续荣获“优秀公务员”,2019年度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从“人生地不熟”到辖区“活地图”

在警务室工作的3年多来,老贾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真落实社区民警职责。他说:“社区就是警务室民警的舞台,要想让社区有活力,就要深入辖区。”初到尼勒克买里社区工作,老贾带着警务室辅警走遍了辖区的角落落,家家户户,日积月累中,他对所在辖区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成了辖区的“活地图”。辖区里有多少老人、多少残疾人、哪家有困难、哪家有问题他都如数家珍。

有一次,警务室来了一位年轻人,要找自己的养父母一家人,但由于自己离开已经很久,留存的电话号码早已打不通,又发现养父母一家已经搬走,这才来找老贾帮忙,老贾通过年轻人的叙述,联系自己日常走访时的积累,很快便确定了这家人的信息。原来,这家人因孩子上学搬进了市区,但因为老房子还在辖区,所以老贾和他们还有联系。老贾立即带着年轻人前往养父母家中,让其与养父母再次团聚。看着亲人相聚的画面,老贾也感动的湿了眼眶。

老贾真正做到了用脚板走出成绩,正是凭借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他越来越顺手,能够切切实实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

既是“贴心人”又是“摆事通”

他说:“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群众需求,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就是我的本分。”他被辖区群众称为“摆事通”,因为他热心接待每一位到访的群众,积极主动替的群众解决困难,三年来,他为辖区居民摆平了不少困难和问题。老贾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社区警务工作经验,每天走一走、转一转、访一访,从家长里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他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自“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开展以来,老贾共协助群众解决困难5起,接待群众200余人,办理各种户籍业务30多人次,办理暂住证500多人次,并为困难群众送证上门。

辖区有一位老人,30多年前从外地来到伊宁市,户籍一直未迁移过来,现在家里就只剩下她自己,外地也已无亲戚友人,老人的户籍成了问题,老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找到老人,忙前忙后帮助老人迁移、恢复了多年未解决的户口问题,同时协调尼勒克买里社区为老人办理了低保,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好评,也深得辖区群众的信任。

三年来,贾新利始终坚守着自己“做什么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信条,默默扎根在公安一线工作岗位上,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真情付出赢得了群众的信赖,用最忠诚的坚守,时刻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平凡的工作变得光彩熠熠。

责任编辑:石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