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冷的冬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有这样一群60后,他们临危不惧,逆风而行,主动请缨,勇担重担,克服种种困难,坚守抗击疫情一线。
“ 老黄牛”坚守战“疫”
张强,55岁,喀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明宇路检查站站长。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面前,张强率先垂范带领全队民警辅警冲锋在前,用责任和担当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恪尽职守、严格查控,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被同事们亲切的称为“老黄牛”。
初春的喀什早晚温差大,凌晨时分最低气温在零度左右。大年初一起,张强开始轮班带领辅警顶着严寒,坚守在喀什市明宇路检查站上,逢车必查,核查过往车辆司乘人员身体状况,防止疫情蔓延。他们逐台检查车辆,严格按照要求,详细询问、做好台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一份力量。自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没吃过一顿好饭、睡过一个好觉,日夜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我在岗一日,尽职一天,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再苦再累也值得!”他对同事这样说。
“我是老党员,我要上一线”
乔劲根,56岁,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老乔1989年参加公安工作,从事过多个岗位,唯一不变的是那份从警的初心。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老乔主动请缨:“我是老党员,我要到疫情防控的一线上去。”
“您好,请出示您的证件!”老乔每天都在执勤岗位上重复着相同的话语,他带领着年轻民警,对过往车辆的驾驶证、行驶证、通行证、货运运输单、司乘人员体温等进行一一检查,默默守护着风城的大门。连日来,面对每天12小时以上高强度执勤和寒冷的天气,身边的年轻民警纷纷劝他多休息下,可他却说,“作为一名老民警、老党员,在这特殊的时期,更应该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
“这是我和妻子一致的决定!”
王增怀,51岁,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看守所一名普通的医务室医生。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他主动请战,克服家庭困难,时刻坚守在防控一线,为监管场所的疫情防护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作为一位监所医生,疫情期间他比平时显得更为重要,除了对监管场所进行消毒、排查测量体温等工作外,王增怀还经常给身边的战友们讲疫情防控常识,并引导大家耐心做好在押人员的心理工作,确保监所内部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内部安全稳定。
王增怀的妻子患有结肠癌,生活不便。原计划在1月30日到乌鲁木齐进行第二次化疗,却因看守所医生缺少,王增怀义无反顾留在了所内,走上了新冠肺炎防疫防控的第一线。
哈巴河县公安局领导得知王增怀的情况后,立即慰问并与王增怀开展谈心谈话,希望他能尽早带妻子去做化疗,但王增怀和妻子一致表示,等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再安心地去接受治疗。
“守护群众的安全,是一个警察的使命”
宋捷,59岁,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米东区分局芦草沟派出所芦草沟村警务室民警。
自疫情一开始,宋捷主动请缨配合村干部走乡入户,为村民测量体温、登记,做好相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和村干部一块购买村民需要的生活用品,并挨家挨户地走访送达。为节约时间,一碗泡面就成了他的午饭,早上出门随车带了一杯热开水,凉透了也没喝完。
宋捷是所里年纪最大的社区民警,他和不少村民是老朋友,走访巡查中,不少村民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好言劝他:“你都要退休了,还出来这么拼命跑啊?”“我在非典时参加过防控任务,有一定经验,此时更应该站出来,挡在群众前面,守护群众的安全,是一个警察的使命。”宋捷说。
“打好疫情攻坚战,需要大家众志成城”
李军,54岁,库尔勒市交警大队教导员,党龄28年,已经在公安战线上奋斗了31年。
在抗击新冠肺炎行动中,身患高血压的他坚决要求坚守在战“疫”第一线,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担负起在临时卡点驻守的重任, 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23点,深入辖区疫情防控点,和大队民警同站岗、同执勤,并加强辖区巡逻管控,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纠力度,切实筑牢安全第一道防线。
他说:“现在是非常时期,没有局外人,打好疫情攻坚战,需要大家众志成城,一起努力。”
“这是我一个警察应该做的”
王建军,51岁,库尔勒市交警大队兰干路中队中队长,参加公安交警工作20多年来,他始终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兢兢业业。
疫情发生后,他始终在路面巡逻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的第一线,在条件恶劣的库铁大道交通检疫站岗点上岗执勤,积极配合卫健委等部门开展联防联控行动,协助做好重点司乘人员的拦截排查、监测劝返工作。在外执勤工作时,时刻提醒年轻同志要做好防护,带动中队同志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他恪尽职守,从未喊过一声苦,怨过一声累,是队里公认的老黄牛。“这是我一个警察应该做的。” 王建军说。
“董哥是我们的排头兵。”
董建录,53岁,克拉玛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区交巡警大队教导员。
面对突发疫情,董建录最先提出“责任在先我在前”的倡议,积极发挥老党员不怕苦、不怕累的忘我精神,带着药片坚守在“战疫”一线。
战“疫”打响后,董建录组织大队连夜制定出了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工作方案,并迅速落实到每个基层岗位末梢,身为教导员的他主动站在了道路的第一线。因为长期忙碌、疲惫,他的身上长出了一片片的颗粒,时常疼痛的难以入睡。同事发现后,再三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可他为了不耽误工作一直忍着疼痛在坚守,同事没有办法只能拍成照片发给医生查看,确诊为带状疱疹,建议他好好在家休息,可是他开了药后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他的战友们都说“董哥是我们的排头兵。”
专车来接老高退休
高念江,60岁,哈密铁路公安处红柳河南站派出所民警。
今年这个春节,所领导考虑老高即将退休,就特意批准他在家过年,但老高找到所长说“过完年,我就退休了,一辈子都在岗位上过年。今年形势特殊,就让我在这特殊时期发挥点特殊作用吧。”
他把2003年非典的防控经验用在了派出所,他主动承担起为所里全体人员测量体温和消毒工作,每一个人来到所里或者外出归来,他都守候在门口为其测量体温,确保正常才会“放行”。每天定时对所内宿舍、卫生间、公共区域等地方进行消毒、通风,不厌其烦地叮嘱大家做好防护,甚至还当起了心理健康辅导员,给大家做心理辅导。
3月1日,200多公里外,一辆越野车拉着巡线民警从哈密一边巡查着线路,一边向红柳河南站派出所驶去,今天除了巡线,它还有处党委交办的一项光荣的任务,去红柳河南所把光荣退休的老民警高念江接回哈密。
手巧的视频监控员,用横幅做了一朵大红花,戴在老高胸前......
老高对战友们说“真不舍啊,高铁安全的接力棒交给你们了!”
老骥伏枥战“疫”情,
牢记使命“守防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无数个他们无畏前行、无论生死,
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牢牢守住防疫大门,
成为人民群众和疫情之间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