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英雄谱 | 新疆特战队员杨超的“特战”体验
来源:长安新疆   发布时间: 2020-02-28 11:37:06  作者:如歌 王涛涛

截至2月27日,新疆公安厅特警总队特战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杨超已经36天没有回家了。

从1月23日起,杨超就在单位开展疫情防控值班备勤工作。

1月27日,他带领新疆公安厅特警总队驻哈密疫情防控勤务支队队员,负责哈密市伊州区一隔离观察点治安防范工作。

工作中的杨超

2月18日,他转战哈密火车站,开展进出站旅客的服务保障工作。

这一个月以来,杨超和队员们每天24小时守卫在哈密火车站和附近的隔离观察点。这对杨超这样练就了一身硬功夫、骁勇善战的特战队员而言,现在所做的工作,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特战”任务。

工作中的杨超

防止留观人员离开房间、为留观人员发放餐食、测量体温、帮助清理房内垃圾、帮旅客提扛行李,杨超和队员们做得一丝不苟,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执行隔离观察点周边巡逻和突发警情处置任务。

用杨超的话说,这次任务考验的是他和队员们的“细软功”。

做群众工作不容易

“第一天上勤,就是做群众工作,这是我们的弱项。我们学着其他部门、有经验的'战友'的样子做。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也深深感受到做群众工作的不易。”杨超回忆着第一天到岗做群众工作时的情景,那天,他和队员在火车站勤务点连续工作了22个小时。

在火车站,经过核查后,须隔离观察人员和劝返的人员较多,起初,大部分群众对疫情危害性认识不足,个别群众会产生逆反心理,这需要杨超和队员们逐一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和陌生人沟通、交流,的确是个技术活儿。一天下来,有些话要重复说上百遍,这很考验特战队员的耐心。比如我们在劝返人员时,会遇到在疆无亲无故、无房无业的人,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后,再带他们去买票,如此一个流程下来,三四十分钟就过去了……”杨超说。

工作中的杨超

在杨超的印象中,最初,有一名从成都到哈密打工的男子,无论队员如何讲政策,他就是不愿意返回成都,希望留在哈密隔离,等解除隔离后再去找工作。队员轮番劝他,两个多小时后,男子去买了回程的车票。

真心付出换得群众认可

执勤中,只要看到提着大包小包的旅客,杨超和队员们一定会上前搭把手。

“按照规定,我们要和群众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可一些群众不知道,看到我们帮他们,会感激地靠过来,跟你说这说那。这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和他们保持距离。可又担心群众误会我们在疏远他们,只好一边躲避着,一边解释着。想到这个画面真的挺有意思的。”杨超笑着说。

为火车站候车2天的孩子送午餐

2月23日,杨超在火车站候车室发现,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一名两三岁的小女孩,他们的车票是25日凌晨发车。按规定,人员不能出站,一家三口要在候车室滞留两天。“第一天,我就发现小女孩跟着爸妈吃了三顿方便面,这么小,看着太让人心疼了。从第二天上午起,我们就给孩子送去我们的工作餐,希望孩子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看着孩子吃得很香,我们心里也舒服。”杨超说。

在隔离观察点,杨超和队员每天按时按点地为留观人员测体温、送饭,并为他们收运垃圾。因为防疫要求,除了做好服务工作,杨超和队员与留观群众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

一对从内地返回乌鲁木齐途径哈密的老年夫妻,在解除留观要离开的时候,眼里满含泪水,一遍遍地对杨超说“谢谢”“辛苦了”。最后,老阿姨走向杨超,郑重地给了杨超一个拥抱,说他们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细心地照顾过他们。

“那时,我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阿姨的一句话、一个拥抱,让我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话深有感悟,群众工作就是要带着感情做,只要真心付出,终究会得到群众认可。”杨超说。

组织和家人是精神动力

此刻,在杨超的家里,有出生不到7个月的儿子和身患乳腺炎的妻子。

在国事和家事的选择上,杨超没有犹豫,“我身后有组织做后盾,家里有困难了,是单位留守同志为家里送去生活物资和防疫用品。”

提到同是民警的妻子,杨超坦言,妻子给了他莫大的支持。“‘没事儿,放心去执行任务吧,家里有我呢。’这是我爱人这些年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最暖心的一句话。我每次去执行任务她都那么说,这次也不例外。”杨超说,等疫情过后,他最想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踏踏实实、安安稳稳地睡上一天;第二件事就是能够在家里多陪陪父母,陪陪妻儿。

组织的强大保障、家人的理解支持,是杨超顽强拼搏在战“疫”一线的精神力量。他所在的团队在哈密火车站值守期间,以严谨高效的作风通过了各级领导和督导组十余次的现场检查,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称赞。

2月8日,杨超因在抗击疫情期间工作表现突出,被自治区公安厅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吴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