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畅谈我区在各领域的一项项惠民之举,尤其是法治扶贫扶智这项特殊的“惠民工程”。
2019年来,我区各族党员干部以法律服务为引领,以法治宣传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载体,不断延伸法治扶贫扶智触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近年来,随着普法活动的不断深入,村民们发生纠纷依法解决,矛盾少了,社会稳定了,大家齐心协力抓生产。”自治区人大代表、阜康市九运街镇古城子村村民玉素甫·赛买说。
62岁的玉素甫曾是村干部,他说,过去村民们遇事就知道比谁嗓门大,不知道如何打官司。如今,村两委、“访惠聚”工作队、村法律顾问通过各种方式定期为村民开展普法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村民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
2017年,阜康市人民法院驻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南泉中心村“访惠聚”工作队在村里成立了工作室,村民遇到矛盾,第一时间来到“驻村法官工作室”调解。工作队员还入户普法,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记者了解到,脱贫攻坚进程中,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远比想象的要大。
“去年,乌兰布鲁克村成立了合作社,涉及到的合同、章程都是在法律顾问的帮助下完成的。”1月6日,自治区政协委员、和静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赛军说。
2017年至2019年6月,赛军担任和静县人民法院驻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乌兰布鲁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
乌兰布鲁克村自然条件恶劣,水草稀疏,村里的羊比其他村的羊只明显偏小,严重影响村民的收入。工作队决定通过改良羊的品种和大力发展畜牧业,带领村民脱贫。
2018年底,在工作队的邀请下,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石河子综合试验站派驻6名专家,到该村骆驼沟试验点进行羊品种改良。
与此同时,工作队还在村里成立了和静县新玉铉牧业合作社,发挥法官的职业优势,以法律顾问的身份对相关程序和合同仔细审核。
村民们挣到钱后,纷纷来到工作队致谢。
2019年以来,我区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全区5836名律师及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12043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实现了法治扶贫扶智和法律服务全覆盖,助推了乡村法治建设。
“大救助”打通扶贫“绿色通道”
自治区政协委员,阿勒泰地区律师协会常务理事、新疆木山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志军有个梦想:继续把法律服务送到“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享受优质的法律服务。
去年10月,吉木乃县司法局开展了法律援助助力精准扶贫专项活动。在吉木乃县务工的四川籍农民工周某因工头拖欠工钱向孙志军求助。孙志军为其申请了法律援助,顺利帮其追回了工钱。
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化解矛盾纠纷12538件,起草审核合同文书4592件,参与重大项目谈判121件,出具《风险提示报告》及法律意见书40份,开展普法宣讲约1.8万场次,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6248件。
法律援助彰显法治力量。现如今,我区各级政法机关已逐步形成集法律服务、司法救助为一体的“大救助”格局,打通扶贫工作的“绿色通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一手抓社会稳定,一手抓经济发展,特别要按照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化解社会矛盾,提高新时代的社会治理能力。”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永君在自治区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了新疆检察机关去年在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方面作出的贡献。
近年来,新疆检察机关将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贫困户、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四类人员作为救助重点对象,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及时予以救助;先后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救助分类量化标准实施细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工作意见》等规章制度,为做好司法救助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019年,新疆检察机关大力推进司法救助工作,努力践行司法为民的检察初心,全年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28件,发放救助金485.9万元,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检察温度。
法治宣传为“扶贫+扶智”加码
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在昌吉市,“三治”融合初见成效。
昌吉市绿洲路街道净化社区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政法委、昌吉市党委政法委“访惠聚”工作队驻点。2019年,为实现居民和物业公司、社区及上级部门的零距离沟通,工作队在社区定期开展“居民说事日”活动,邀请社区楼栋长、居民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坐到一起“说事”,畅通诉求渠道,化解矛盾纠纷。
“2019年,昌吉州党委政法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各类法治宣传,调解矛盾纠纷,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群众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和意识。”自治区人大代表、昌吉州党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王晓龙说。
扶贫先扶智,扶智法为先。轮台县将普法宣传作为法治扶贫扶智工作的重要抓手。该县公安局铁热克巴扎派出所调解室民警除了为当地居民调解各类纠纷、解决困难诉求外,还积极开展普法宣传。过去,该县棉花种植户很少与外地拾花工签订合同。针对这一情况,民警给这些种植大户普法,鼓励其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避免产生经济纠纷。
“我们通过各种形式普法,就是为了让群众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治区人大代表、轮台县策大雅乡党委书记冯杰说。
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天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甄振邦介绍,去年以来,新疆5400余名律师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加全区各地组织的法治宣讲活动,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据了解,我区去年把宪法作为国旗下宣讲、农牧民夜校和“访惠聚”驻村干部入户走访的重要内容,累计组织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宪法知识宣讲、咨询服务活动3.68万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40万余人次,在基层营造了学习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