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三治”并进
来源:新疆法制报   发布时间: 2020-01-07 15:46:01  作者:张蕾 王晨 张秀

从“金山银水”阿勒泰地区到“万山之祖”巍巍昆仑,从塔里木盆地到“塞外江南”伊犁河谷……2019年,新疆各地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市域社会治理制度,探索出党建+“三治”(自治、法治、德治)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1月6日,在自治区两会召开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围绕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提升新疆社会治理水平等话题进行讨论。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会现场

党建引领 共建共治共享

自治区人大代表、阿克苏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干部古孜力克孜·司马义,2018年成为阿克苏市园林绿化管理处驻该市英巴扎街道英买里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并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在她看来,阿克苏地区各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党员、群众交流的“好去处”、党群互动的“说事点”、社情民意的“收集站”。

2019年6月,阿克苏市新城街道百合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后,采取免房租、免入网费、免水电费“三免”措施,引进超市和养生馆,实行“市场反哺”模式。按照百合园社区“积分兑换”奖励办法评分标准,群众参与日常事务、公共事务、社会事务、公益事务、社会综治事务后,会得到5-100分不等的积分,大家可凭积分在党群服务中心的超市和养生馆兑换相应商品或服务。积分制管理不仅激发了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还带动了党群服务圈内商家的生意。

与此同时,党建引领的作用逐渐显现。库车县新城街道团结路社区探索“党支部+物业公司”双联动模式,打造“440”服务信息平台,将党建工作与综合治理、社会化服务深度融合,搭建起社区、物业公司和居民间沟通的桥梁,确保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实现大事共商、要事共决、难事共办。

自治见成效 百姓事百姓议

“人人参与社区发展建设,让居民在共建共治中,享受美好生活。”1月6日,自治区政协委员、哈巴河县阿克齐镇民主东路社区主任马梅说,2019年,哈巴河县阿克齐镇民主东路社区成立了“居民说事室”,聘请社区有威望的退休人员、平安志愿者轮流为居民们解决烦心事,“现在居民有事,都会到‘居民说事室’说说,社区还联合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律师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务。”

“居民说事室”、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居民自治委员会……去年以来,我区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探索居民自治的新模式。

“在塔城市和平街道商业社区,居民们实行自我管理。”自治区政协委员、塔城市和平街道商业社区干部朱慧玲介绍,去年3月,有居民向社区建议公开聘请物业公司。该社区召开居民大会,征得90%的居民同意后,让社区楼栋长和平安志愿者全程参与公开招聘。

“发挥居民在社区管理中‘挑大梁’的作用,促进居民自我管理,真正做到社区事务大家议、社区决策大家定、社区管理大家评。”朱慧玲说。

法治强服务 帮群众解忧

“我担任乡镇和村(社区)法律顾问后,每月都要去值班,群众随时可以向我咨询法律问题。”自治区政协委员、阿勒泰地区律师协会常务理事、新疆木山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志军说。

2019年8月,吉木乃县吉木乃镇托盘村村民哈某向孙志军求助称,她丈夫近年来经常醉酒对其家暴。孙志军向哈某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并帮助其给法院递交了离婚诉状。最终,哈某与丈夫离婚。

自我区全面展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阿克苏地区、克拉玛依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3个地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6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8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1577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与此同时,我区引导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等专业法律人才加入公共法律服务队伍,为各族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今年1月1日,在托里县托里镇铁斯巴汗村,自治区政协委员、托里县托里镇法律服务所主任高惠玲为村民们讲了一堂关于民间借贷的法治课,并解答了村民提出的问题。

高惠玲告诉记者,进村入户听民声解民忧,法律顾问每月在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坐诊”,协助处理村(社区)日常法律事务,定期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将法律服务平台前移到村(社区),使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

德治润人心 破解治理难题

“群众日子好起来了,脑袋也要‘富’起来。”自治区人大代表、阿瓦提县委副书记、县长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表示,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要在创新方法上下功夫,不但要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法治保障作用,还要发挥德治引领作用,创新以评立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的方式方法,用崇德向善的力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记者了解到,阿克苏市依干其乡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各村召开村民大会,将“不乱堆乱放、不乱丢垃圾、不乱排污水,维护村容整洁”写入村规民约。村民是村规民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而当“垃圾围村”得以破解、乡村“颜值”整体提升、人居环境日益改善时,他们又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如此良性循环,村规民约逐渐成为大家的行为准则。

在克拉玛依市各个社区,有很多共建美好家园的温暖小故事:2018年初,克拉玛依区银河路街道风云社区居民汪忠全自掏2000多元,找广告公司制作宣传画,张贴在楼道和地下室,普及政策法规、健康保健知识等;平安志愿者赵天仓总结出了“三式”谈心法,即见面要以朋友式、询问要以聊天式、调解要以谈心式,在他的带动下,11名居民加入到调解团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

责任编辑:石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