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河畔幸福人

——记阿克苏地委史志办驻温宿县托乎拉乡河畔村“访惠聚”工作队

来源:新疆日报   发布时间: 2019-11-11 18:18:09  作者:张治立

库玛力克河流经的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乎拉乡最远的一个村,被村民们称为“河畔村”。这几年,河水在村旁依旧静静地流,村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烈。

“我们的生活环境变漂亮了,学到的种植技术多了,村里的合作社建起来了,增收的路子多起来了,大家也越来越团结了,这离不开阿克苏地委史志办‘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帮助。”10月23日,河畔村村民阿里木·阿布都肉苏力说。

“明白墙”前话党恩

河畔村村委会大院内,有一堵由展板组成的“明白墙”。村民们喜欢在“明白墙”前,对照党的惠民政策算民生账和经济账。

“2013年以来,我先后享受国家各类补贴22万余元,包括购置拖拉机直补、水稻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苜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另外,盖安居房、修暖圈也有补贴,老人住院有报销,孩子上学不花钱,好政策太多了。”站在“明白墙”前,村民托乎逊·苏力坦算着算着,眼里闪出泪光。

阿克苏地委史志办驻河畔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鲁福贵介绍,工作队深入开展“理清两笔账、感恩共产党”专题活动,对2013—2019年159户农户享受补贴进行核算,制作展板进行公开公示,建成了“明白墙”,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对党的惠民政策的宣传,使每一名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实惠。

村民自己算,工作队走访入户也和村民一起算,大家越算越激动、越算越幸福。截至目前,初步梳理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河畔村公共投入和农户享受的各项补贴资金达1950余万元。平均每户家庭享受补贴金额5.4594万元,享受补贴最多的农户达22万余元。至于通过成立合作社、科学种田、外出务工等方式增收的经济账,数字增幅就更可观了。

方志馆里树精神

河畔村村“两委”办公室的后面,有一排空闲的老房子。今年,工作队结合自身优势,把老房子改造成了新疆首个村级方志馆。村民到村委会大院办事或参加活动,都喜欢到方志馆看看。

“方志馆里展示了很多我们都不知道的往事,比如我们村的第一任支部书记、第一个大学生的资料。通过今昔对比,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实干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河畔村后备干部木沙·艾沙说。

说起河畔村干部群众和方志馆的感情,工作队队员王贞伟回忆,他入户时注意到家家户户都有一些老物件。工作队和村“两委”研究决定要建方志馆,村民们踊跃捐赠自家收藏的老物件,仅20天就捐赠钱币、铜器、木器、丝织品等展品200余件。

方志馆通过大量的实物、史料、图片,全面展示“有法有规有自信,爱党爱国爱家园”的河畔村艰苦创业精神,成为温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观摩点和红色旅游景点。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后,工作队又筹措10余万元,与村党总支联合建起了河畔村党史教育馆,进一步教育引导村民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垃圾场变小广场

河畔村新建的“幸福广场”总是洋溢着村民的幸福和欢乐。老党员阿吾提·达吾提高兴地说:“现在,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在广场上健身、跳舞了。”

阿吾提和老伙伴们的幸福感,来自亲眼见证了脚下这块空地的变化。这里原来是垃圾场,夏季臭气熏天,冬季污水结冰。

工作队收集老党员和群众代表意见建议,寻求解决的办法。最终,全村人一致同意修建村民休闲广场。

为了解决修建休闲广场的资金问题,鲁福贵四处“化缘”,并全程参与选址、绘图、填方等每个环节。为了节省资金,他带着村党总支书记一起到水泥厂讨价还价。

休闲广场建成后,被村民们命名为“幸福广场”。接下来,工作队还要建一些附属设施,完善广场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宣传功能,并计划明年春天种上石榴树等果树,让村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吴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