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 瞧瞧!“七连冠”的下马崖(上)
来源:长安新疆   发布时间: 2019-10-16 11:38:03  作者:如歌 张辉

9月27日 ,哈密市伊吾县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所长巴哈德·卡德尔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捧回了该所第七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奖牌;

10月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接见了载誉归来的巴哈德·卡德尔,并给予亲切鼓励和殷切希望;

10月5日,巴哈德·卡德尔回到了哈密伊吾县,受到了全县人民的热烈欢迎。

巴哈德·卡德尔在北京领奖并参加国庆观礼

下马崖群众欢迎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所长巴哈德·卡德尔载誉归来

下马崖乡位于东疆边境哈密伊吾县。据说,因当年玄奘西天取经路过这里下马休息而得名。

这里距离中蒙边境一线只有40多公里。

1964年,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成立。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与驻地党委政府共建基层堡垒,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在奋斗中形成了“固边先爱边,爱边先爱民,爱民更固边”的“下马崖精神”,将这里打造成了各民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团结“示范地”。

自1990年以来,下马崖边境派出所已连续七次(1990年、1994年、1999年、2005年、2009年、2014年、2019)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下马崖乡党委书记凌云志(左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艾尼瓦(左一)和伊吾边境管理大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郭毅与边境派出所所长巴哈德·卡德尔(右二)一起将第七块“金牌”挂上墙

下马崖印象一:这里的人都像是亲戚

6月21日,记者走进下马崖,探寻下马崖边境派出所“七连冠”背后的故事。

“大妈!”“哥!”……在下马崖乡,记者无论和民警走到哪,感觉都像走在自家院里。民警们和当地的群众相互热情地打着招呼,笑容挂在每个人脸上。巴哈德·卡德尔说,在这里没有人称呼他们职务,大家就像亲戚一样称呼对方。

宁静的下马崖,傍晚时分很热闹。有人在广场跳舞唱歌,有人则在广场边的夜市享受美食。记者很难将这与“曾经灰土土、无生气”的景象联系起来。

到达夜市时,已近23时。

看到民警,一名看似喝了不少酒的男子走过来:“对不起,我们多喝了点,说话声音大了。”

民警劝道:“天色已完,快回家吧!”于是,男子和同行人员过来与民警打了招呼,就离开了。

“这里的百姓特别支持我们的工作。谁家来了陌生人,都会主动向我们报备。你们信吗?今天你们来了,乡里人都知道。”巴哈德·卡德尔笑着说。

民警和老百姓相互打招呼

下马崖印象二:派出所是红色展览园

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是一个“拥警爱民”的展览园。

“流动中转站”:上世纪80年代,下马崖乡群众去趟县城要赶着马车走一天的土路。那时候,派出所的一辆吉普车是全乡唯一的机动车。每当所里有公务要去县城,就贴出告示告知群众,如有要到县城“卖出”和“买进”的东西,就留话给他们。于是,所里的公务车就成了“货车”——离开时和回来时都是满实满载的。而每次回来,派出所就成了“流动中转站”,热闹得跟过年似的,这样的情景存在了很多年。如今,乡里家家户户有了车,群众去县城或到哈密市的时候,反要来派出所问问民警“有谁要带东西吗?”

“警民团结路”:1989年,下马崖乡群众日思夜想的那条通往伊吾县城的柏油路动工了,派出所民警带领群众,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用三年的时间打通了偏僻乡村的土路,打开了百姓走出戈壁、走向致富的大门。在人们心中,这是一条“警民团结路”;

“编外邮递员”:早些年,偏远的下马崖乡没有邮递员,信息闭塞,特别是考学的学生为拿到录取通知书费尽了周折。2001年4月,派出所与县邮政局协调,申请一辆邮电自行车。从那以后,这里多了一位骑着自行车为群众送信的民警。这辆“功勋”自行车至今还摆放在派出所的荣誉室里。

“功勋”自行车和补鞋机至今还摆放在派出所的荣誉室里

“业余修鞋工”:在派出所的荣誉室里,还摆放着一架补鞋机。一名来自内地的民警当了一段时间的业余“修鞋工”,经他修补过的鞋子不计其数;

“铁定摄影师”:曾经,下马崖乡的年轻人结婚不像城市的年轻人有婚纱照、有婚礼热闹场面的记录。群众找到派出所,希望民警帮忙拍照。有了第一次,就没有了最后一次——只要谁家办喜事,照相和录像的事铁定是民警帮忙做。群众为表达感激之情,第一锅炖肉、第一锅抓饭就一定要民警吃……

“爱民之声广播站”:“百姓缺什么,我们就想办法补什么!”这是派出所的行动指南。2012年,派出所在上级和哈密人民广播站的协调支持下,安装了广播设备。民警成了编辑、记者和广播员,他们定时定点地通过“大喇叭”向百姓传送时政要闻、法律法规、农业信息和技术、天气预报和乡里重要通知等,广播站一时间成了群众的精神依赖。

“爱心奶牛”:2013年,派出所自筹六万余元,为贫困户发放了优质奶牛,开启了三年一个周期的良性循环致富模式,实现了贫困户“零投入”。一部分人脱了贫,乡里人也从此有了鲜牛奶喝。

“连心手机”:派出所民警鼓励年轻人走出去,并向他们承诺“老人交给我们”。2013年,派出所出资为全乡65岁以上的老人配备了手机,并把民警的手机号和报警电话输入到手机里,手把手地教会老人们使用。

“爱民井”和“爱心菜园”:派出所后面有一个亭子,亭子正中有一口井,低头望井底,仍可见清澈的水。

井边的一块石头上刻着三个大字——“爱民井”。

此井打于1988年,是下马崖乡第一口水井,为群众服务15年之久,故被百姓称之为“爱民井”。

派出所教导员王磊介绍,以前,群众吃水要到几公里之外的水源地去挑水抬水,后来派出所为他们去拉水。打了这口井后,群众再也不用跑远路了。2003年以后,吃水难的问题慢慢解决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生活好了,井就成了大家的美好回忆。仰头看,亭子顶部还装裱着当年警民、群众与井的照片。

爱民井

在爱民井的后面,是一片种着各种蔬菜的园子。

王磊说:“我们的菜园对群众开放,谁都可以到这里采摘。”

群众也把菜园当作自家的一样精心呵护,空了就过来浇浇水、拔拔草。就像园子前一块大石上刻的字所言:警民互动齐浇灌,青青园中开心田。


责任编辑:吴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