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起宏图 阔步展雄姿

——新疆和平解放70周年经济发展综述

来源:新疆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9-24 11:02:18  作者:刘翔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从此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迈开新的步伐。

天山起宏图。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新疆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走上了一条发展进步、繁荣昌盛的康庄大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阔步展雄姿。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三项重点工作”,以改革思维和开放视野,努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

改天换地 接续奋斗

像是经历了漫漫长夜迎来了破晓,和平解放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了新生。

85岁的艾山江·亚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激动不已:“过去多年的压迫与剥削一去不复返,这个崭新的、让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新疆,才是真正的家。”

然而家已成,业未立。彼时新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可谓一穷二白,生产不了一根铁钉,没有一寸铁路,人民生活贫苦不堪。

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艰难困苦的局面不但没有让人沮丧,反而激发起党和人民的雄心壮志,一定要把祖国边陲的新疆建设得有模有样!

一切由此启程,一切因此壮阔。党中央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建设,始终把帮助边疆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推出了一个又一个促进新疆发展的有力举措。

建起一座座城市,开办一个个工厂,修起一条条公路,种出一排排绿荫……古老的土地被重新唤醒,焕发出蓬勃的朝气。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天山南北,春风浩荡。

带着行李、坐着大巴,韩键刚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来到乌鲁木齐,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把家电生意做得风风火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心系新疆各族人民,对新疆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天山南北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一组组数据直观记录着新疆的跨越:经济总量从1952年的7.9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2万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了200.7倍,年均增长8.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19元和119元,分别提高到2018年的32764元和11975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2.2%。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每个人的命运都由此改变。艾山江如今老有所养,吃穿不愁,孩子们都有稳定的工作。韩键刚依靠当年攒下的本钱,一路高歌猛进,创立新疆天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并在今年荣获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今日之新疆,经济建设快马加鞭,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曾经心心念念的美好生活,伴随着经济实力的与日俱增,一步步成为现实。

结构调整 百业兴旺

解放初期,新疆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较低,属于封闭的自给性农业和游牧业自然经济结构。

1955年,农业产值在新疆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达50%以上,是典型的以传统农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83岁的李造林在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生活了一辈子。他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麦子要一镰刀一镰刀地割,运送肥料和粮食都是肩挑人扛,种几亩地就能累倒全家。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型农机具、链式拖拉机进入新疆,逐渐取代畜力农机具;80年代,复式铺膜播种机可完成起垄、施肥、铺膜、打孔、点播等作业,很多新疆农民能“挺直腰杆”播种;进入新世纪,新疆农机具科研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一批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纷纷出现在田间地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力加快转换,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如今,运用联合整地、精量播种、节水滴灌、测土配方施肥、无人机“一喷三防”、联合收割机收割等先进机械和技术,一人可以管理千亩田,靠天吃饭彻底成为历史。在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干鲜果生产基地。

眼下,新疆各地的经济开发区、产业孵化园,处处可见机器轰鸣、车流不息、工人穿梭的繁忙景象。特变电工、广汇集团、中泰化学、新疆天业、新疆有色等一批地方工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带动地方工业发展的主力军。

从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厂掩映在青山绿水间。70年来,新疆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熠熠生辉。

与此同时,新疆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旅游、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2018年达到62.3%。从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新疆发展的后劲更加雄浑。

从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记录着新疆砥砺前行的足迹。

开放格局 拥抱世界

两鬓泛白的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曾在巴克图口岸工作了20年。他记忆中最初的巴克图口岸,荒凉沉寂。“那时,口岸上唯有一个孤零零的国门哨所和两边影影绰绰的村舍,人少见,车难遇。”

光阴流转,巴克图口岸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联检大厅、边民互市贸易区等崭新的现代建筑设施拔地而起;“智慧口岸”建设大力推进,全面提升了旅客、货物、车辆的通关效率;依托政策优势,农产品“绿色通道”、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发展试点稳步推进。

今年1—5月,巴克图口岸进出口货物7.63万吨,同比增长9.49%;货值16684.21万美元,同比增长18.01%。不停往返新亚欧大陆桥的客货车辆源源不断地从口岸进出,使塔城这个昔日的“口袋底”,成为了今朝的开放前沿。

今天的新疆,正在不断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面对广阔的中西南亚乃至欧洲市场,凭借地缘优势大规模“引进来”,大踏步“走出去”。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吊车将中欧班列上销往新疆的货物集装箱卸下,再装上满载新疆地产产品的集装箱,班列将经过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把货品运往欧洲国家。

截至今年7月,24小时不间断在新疆大地穿行的西行班列,累计开行2500余列,年均增长100%。以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为核心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已开辟19条到欧洲、中亚国家“点对点”运输线路,覆盖欧亚17个国家、24个城市。

中国新疆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也在不断深化。2018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00亿美元,是1950年的1481倍。走向世界的中国新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全力显身手、展作为。

有人说,来到新疆,才知道天空能够如此湛蓝。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新中国的温暖怀抱中,一代代新疆人和全国人民一道筚路蓝缕接续奋斗,擦亮了万里长空,温热了苍茫大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各族儿女正劈波斩浪,奋楫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积极力量。

责任编辑:李晓晓